一、滑坡
1、滑坡发生有何前兆
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裂缝,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;
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宽加长,新裂缝不断产生,滑坡体后部快速下座,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动和小型塌滑现象;
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出现声响,并从裂缝中冒出气或水;
在滑坡前缘坡角处,有堵塞的泉水复活或泉水、井水突然干枯;
动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;
滑坡体上的观测点明显位移;
滑坡前缘出现鼓丘;
房屋倾斜、开裂和出现醉汉林、马刀树等。
2、如何躲避滑坡
躲避滑坡应尽快跑出房屋,不应顺沟向下、或向上游跑,应向滑坡两侧跑,并跑到滑坡体外。
二、泥石流
1、泥石流发生有何前兆
泥石流发生前,沟内有轰鸣声,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。
2、如何躲避泥石流
躲避泥石流不应顺沟向下游跑,应向沟岸两侧跑,但不要停留在凹坡处。
三、崩塌
1、崩塌发生有何前兆
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、坠落、小崩小塌的现象;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;
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;
出现热、气、地下水异常;
动物出现异常。
2、如何躲避崩塌
将人员和重要物资及时撤离危险区;
在滑坡、崩塌体上方挖排水沟,防止雨水冲刷;
事先制订好撤离路线和计划。
四、灾后自救小知识
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,以免再次发生滑坡、崩塌。应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,以便尽快开展救援。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、崩塌发生的危险。灾害发生后,在专业队伍到达之前,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、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,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,禁止人员进入。
查看天气,收听广播,收看电视,关注是否还有暴雨。如果将有暴雨发生,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,建立防灾应急预案,指定专门的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,避免新的灾害发生。
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。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,应立即清除口、鼻、咽喉内的泥土及痰、血等,排除体内的污水。对昏迷的伤员,应将其平卧,头后仰,将舌头牵出,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,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、包扎、固定等方法处理,然后转送急救站。
五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
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指在各级政府领导下,由主管部门组织、指导,相关专业技术部门支撑,由隐患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进行简易调查、观测,达到及时发现、快速预警和有效避灾的一种主动减灾措施,已成为农村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地震,俗称地动。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,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,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,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。
地震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地震传闻,由于地震谣传波及面广、突发性强、传播速度快,因此危害甚大。这种传闻可以造成不是地震而胜似地震的损失。近几年来,我国许多地区发生过一些地震谣言广为流传的事件,在群众中造成严重的恐震心理,有的导致工厂不能正常生产、学校不能正常上课、商店不能正常营业、人员盲目地外逃、抢购生活用品,甚至由于采取不恰当的防震行为导致摔伤、摔死的事例时有发生
地震谣言之所以能够引起那么多人相信并广泛流传,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首先,地震是人命关天的大事,人们普遍关心,特别是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给人们造成了恐震心理;其次,由于地震科学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深入,广大群众对地震的孕育、发生及其前兆变化等缺乏认识和了解;第三,因为对国内外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还不够清楚,有些人崇洋媚外,一听是外国人测出的就信以为真;第四,人们对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还不够清楚,误把小道消息传为正式预报。
要识别判断地震谣言,大体上可用下面几个简单的标准去衡量:
①凡是带有润月、甲子年要地震等;
②凡传说地震系外国人测出者(有说若不震,其防震损失由他们包赔);
③凡传说地震震级大(如八级或毁灭性地震),而发震时间地点十分具体者;
④凡提到某专家学者、某地震部门的预报,而不是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预报。总之,凡不通过各级政府而是小道传播的地震预报都可视为谣言。
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,是有前兆的,是可以预测预报的。当地壳的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、加强的过程中,就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、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。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、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。
一般我们将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、化学场和微小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,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,称为宏观异常。
大地震前多有小地震发生,不仅次数逐渐增多,而且震级逐渐增大,然后出现一个相对的平静期,大地震常常发生在这个平静期后小震活动次数增加之时。用小震报大震是我国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。然而,以“小震闹”作为“大震到”的根据,理由不是十分充分的。事实表明,至少存在三种情况:①小震闹大震到。②小震不闹大震也不到。③小震闹大震没有到。利用小地震活动的频度、分布及活动序列特征预报地震,是地震分析预报的一种方法,在当前的情况下,依震报震还是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。
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尚不完全清楚,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,空中飞的,地下跑的,水中游的无处不在。
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:
震前动物有预兆,群测群防很重要。
牛羊骡马不进圈,猪不吃食狗乱咬。
鸭不下水岸上闹,鸡飞树上高声叫。
冰天雪地蛇出洞,大猫衔着小猫跑。
兔子竖耳蹦又撞,鱼朝水面乱跳跃。
蜜蜂群迁闹轰轰,鸽子惊飞不回巢。
家家户户都观察,综合异常作预报。
总之,震前动物异常比较普遍,表现行为有:烦躁、惊慌、不安、活动反常、不吃食、不进圈,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。动物异常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震前几分钟至两三天,以震前一天反应居多,震中区最为集中。
动物出现异常到发震时间有多长?一般来说,地震的震级越大,越接近临震,动物异常的种类及数量就越多,反应程度也就越强烈。其发震时间为:
(1)牛、马、羊、猪震前几小时至一天。
(2)老鼠震前一至五天,甚至半个月。
(3)鸡震前一至两天。
(4)狗震前半小时至两天。
(5)蛇震前二至三天,冬眠早出洞。
(6)鸽子震前几小时甚至一天。
(7)鱼类震前几小时至十天
植物异常。震前植物异常现象与气温、地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。表现为在冬季果树开花、重果,竹子开花,竹笋发芽,树干裂缝,提前发芽长叶。在夏季,如成熟南瓜重新开花,含羞草、榕花树叶子开合时间反常等。
气象异常。临震的气象异常种类繁多,形式多变,主要包括震前风、霜、云、雨、雹、雪、声、光、气压、地温、气温、旱涝、日月光象等等,是非常丰富的。震前出现兰、白闪光,红绿光防震减灾宣传带,片状光,带状光,柱状光,球状光,星殒如雨,大风大雨,灰尘遮天蔽日,阴雨连绵,雷电不止,冰雹大雪,变化骤然,闷热燥热、气温异常、气温严寒、气压突降、月色尘晦,灰尘满天,雾气腾腾,地裂气升,臭气难闻等现象十分普遍。这些异常现象一般在震前几秒钟、几分钟至几天多为出现。发现这种异常,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准备,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。
地下水异常。地震发生在地下,地下水埋藏于地层之中,地震前应力的变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、下降,井水翻花、冒泡、打漩、发浑、发响、变温、变味、浮油花或引起化学成份的变化等,都是地下水震前的异常现象。井水是个宝,前兆来得早。
无雨泉水浑,天旱井水冒。
水位升降大,翻花冒气泡。
有的变颜色,有的变味道。
天变雨要到,水变地要闹。
建立预报网,异常快报告。
这是我国震区群众对历次震前地下水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。
怎样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?
地下水在震前几年就有趋势性的变化,临震前几天至几小时发生突然变化,速度加快,幅度加大。在空间上,震前由外围逐渐向震中集中,而震后由震中向外围扩散。我们掌握了这些一般的异常变化现象,采用最简单的办法,每天定时对井水进行观测,抓住明显的、特殊的变化,就能为地震预报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。
在家怎样避震?地震预警时间短暂,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,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,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,可称其为避震空间。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。
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:
1、炕沿下、坚固家具附近;
2、内墙墙根、墙角;
3、厨房、厕所、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。
特别提醒:
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;
千万不能站在房间中央;
这都是身体最暴露、最不安全的地方!
住楼的朋友,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:
牢固的桌子旁边或床旁边或者其他牢固的较大物体旁边(一定不要藏在下面,会更危险的);
低矮、牢固的家具边;
开间小、有支撑的房间,如卫生间;
内承重墙墙角;
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。
住平房的朋友:
如果室外场地开阔,发现预警现象早,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。
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:
炕沿下;
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。
震时不应采取的行为:
千万不能跳楼;
不要到阳台上去;
不要到楼梯去;
不要去乘电梯;
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;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,抓牢墙上的扶手。不要到处乱跑,特别不要到楼道人员拥挤的地方去。
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;
不要躲在窗户边;
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;
不要破窗而逃,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。
在学校怎样避震
在学校中,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。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,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,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、避震知识。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、撤离的路线和场地;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。在比较坚固、安全的房屋里,可以躲避在课桌下、讲台旁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、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,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。
特别提醒:
一切行动听老师的指挥;
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,特别对年小体弱、有残疾的同学要多关照。
正在上课时:
要在老师指挥下,迅速抱头、闭眼、躲在各自的课桌下(慎行);震时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,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,有组织地疏散;如果教室是楼房,不要跳楼,不要拥向楼梯等等。
在操场或室外时:
若在开阔地方,可原地不动,蹲下,双手保护头部;
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;
不要乱跑、乱挤,待地震过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。
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
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;
千万不要慌乱拥挤、拥向出口,要避开人流。
如不得已被挤入人流,要防止摔倒;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,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;随人流而动,避免被挤到墙壁处或栅栏处;解开衣领,保持呼吸畅通。
在商场、书店、展览、地铁等处:
选择结实的柜台、商品(如低矮家具等)或柱子边,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,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;避 开玻璃门窗、玻璃橱窗或柜台;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、易碎品的货架;避开广告牌、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。
在影剧院、体育馆等处:
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;
注意避开吊灯、电扇等悬挂物;
用书包等保护头部;
等地震过去后,听从工作人员指挥,有组织地撤离。
在行驶的电(汽)车内:
抓牢扶手,以免摔倒或碰伤;
降低重心,躲在座位附近,地震过去后再下车。
在野外怎样避震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:
避开山脚、陡崖,以防山崩、滚石、泥石流等;避开陡峭的山坡、山崖,以防地裂,滑坡等。
躲避山崩、滑坡、泥石流:
遇到山崩、滑坡,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,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;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,或蹲在地沟、坎下;特别要保护好头部。
在户外怎样避震
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:
蹲下或趴下,以免摔倒;不要乱跑,避开人多的地方;不要随便返回室内。
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:
楼房,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;过街桥、立交桥;高烟囱、水塔下。
避开危险物、高耸或悬挂物:
变压器、电线杆、路灯等;广告牌、吊车等。
避开其他危险场所:
危旧房屋,危墙;女儿墙、高门脸、雨篷下;砖瓦、木料等物的堆放处。
特殊危险时避震
1.燃气泄漏时: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,千万不要使用明火,震后设法转移。
2.遇到火灾时:趴在地上,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。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,要匍匐、逆风而进。
3.毒气泄漏时:遇到化工厂着火,毒气泄漏,不要向顺风方向跑,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,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、鼻。
4.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:生产危险品的工厂;危险品,易燃、易爆品仓库等。
避震要点:
震时是跑还是躲,我国多数专家认为:震时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,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。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、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(旁)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,开间小、有支撑的地方,室处开阔、安全的地方。
身体应采取的姿势:
伏而待定,蹲下或坐下,尽量蜷曲身体,降低身体重心。
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。
保护头颈、眼睛,掩住口鼻。
避开人流,不要乱挤乱拥,不要随便点明火,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。
互救活动
救人方法
1.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,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;
2.使伤者先暴露头部,清除其口鼻内异物,保持呼吸畅通,如有窒息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;
3.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,不可生拉硬扯,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;脊椎损伤者,搬运时,应用门板或硬担架;
4.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,应立下标记,以待救援。
救人原则
1.先救近,后救远;
2.先救易,后救难;
3.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,以增加帮手。
灾后生活
1.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。
2.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。
3.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。
4.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,增强身体抵抗力,防
疫灭病。
地震时的10条须知
一、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
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。首先,在重心较低、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,并紧紧抓牢桌子腿。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,无论如何,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。
二、摇晃时立即关火,失火时立即灭火
大地震时,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。因此,我们每个人关火、灭火的这种努力,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。
地震的时候,关火的机会有三次
第1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: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,即刻互相招呼:“地震!快关火!”,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、煤气炉等。
第2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: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,放在煤气炉、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,那是很危险的。大的晃动停息后去关火。
第3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: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,在1-2分钟之内,还是可以扑灭的。为了能够迅速灭火,请将灭火器、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。
三、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
地震发生后,慌慌张张地向外跑,碎玻璃、屋顶上的砖瓦、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,是很危险的。此外,水泥预制板墙、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,不要靠近这些物体。
四、将门打开,确保出口
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,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,打不开门,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。请将门打开,确保出口。
五、户外的场合,要保护好头部,避开危险之处
在繁华街、楼区,最危险的是玻璃窗、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。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。在楼区时,根据情况,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。
六、在百货公司、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
在百货公司、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,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。请依照商店职员、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。
七、汽车靠路边停车,管制区域禁止行驶
发生大地震时,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,无法把握方向盘,难以驾驶。必须充分注意,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。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,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。
八、务必注意山崩、断崖落石或海啸
在山边、陡峭的倾斜地段,有发生山崩、断崖落石的危险,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。
九、避难时要徒步,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
避难的方法,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、街道等为单位,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,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。绝对不能利用汽车、自行车避难。
十、不要听信谣言,不要轻举妄动
地震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地震传闻,由于地震谣传波及面广、突发性强、传播速度快,因此危害甚大,这种传闻可以造成不是地震面胜似地震的损失。
|